首頁 > 郑眼看盘:北向资金亢奋 大盘趋势相当明显 > 正文
去年812家首店落地北京
2023-02-01 14:38:33
双林股份(300100)1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6亿元,用于50万套扁线电机及三合一电桥产业化投资项目、新能源高端轮毂轴承年产240万套产线投资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一年前,网络安全和健康风险是CEO们最关心的问题,而今年,经济低迷的影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通胀(40%)和宏观经济波动(31%)分别是CEO们在短期(未来12个月)和长期(未来5年)内担心的主要风险。紧随其后的是,25%的CEO也感到在财务上面临地缘政治冲突风险,而网络风险(20%)和气候变化风险(14%)相对有所下降。
北上资金为何在近期大举加仓A股?一方面,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美元持续下行,人民币快速升值,外资风险偏好有所回升。尤其是最新公布的美国通胀如期缓解,进一步巩固了美联储本轮加息步入尾声的预期。事实上,2022年11月至今,外资已成为A股重要增量资金之一,期间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规模接近1750亿元。
财联社1月17日讯(编辑 刘蕊)尽管近期许多迹象都表明,美国经济面临的压力有所缓解,如通货膨胀下降,消费支出持续,失业率下降,但经济学家警告说,美国今年仍有较高概率出现经济衰退,美国许多企业可能会在第二季度加速裁员。
除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外,胜华波的存货压力也不小。报告期内,公司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42亿元、4.36亿元、5.72亿元和6.16亿元。
对俄乌冲突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地缘政治爆发点的日益担忧,促使CEO们重新思考其商业模式的方方面面。在面临地缘政治冲突的受访者中,近一半人将更广泛的干扰纳入情景规划和公司运营模式,包括增加对网络安全或数据隐私的投资(48%)、调整供应链(46%)、重新评估市场布局或拓展新市场(46%),或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服务(41%)。
2022年权益市场波动较大,险资机构承受了较大压力。2023年,在诸多积极因素加持下,险资机构普遍较为乐观。
锦欣生殖(01951)公布,2023年1月16日完成发行1.75亿股认购股份,每股发行价6.725港元。
4、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续实施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为支持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中规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优惠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继续执行。
百信国际(00574)发布公告,于2023年1月16日,呈请于高等法院由法官进行审理,呈请的聆讯延期至2023年3月6日。
截至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额高达439.97亿元,为2021年12月份之后首次当周净流入高于400亿元。通过历史数据观测到,当周北向资金净流入额高达400亿的周度涨幅均较高,例如最近的两次2021年5月28日当周北向资金净流入额达到468.1亿,沪深300指数涨幅为3.51%;2021年12月10日当周北向资金净流入额达到488.3亿,沪深300指数涨幅为5.26%。而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11:17,北向资金实际净买入超100亿元,外资的大举加仓提振了市场的预期与信心。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南方航空(600029)1月16日晚间披露,2022年12月集团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25.02%;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23.18%;客座率为66.53%,同比上升1.59个百分点。
【行业】:1月5日,贵州电网再发通知,表示由于气温大幅降低,取暖负荷激增,全省用电负荷持续高位运行,再对省内电解铝企业实施两轮压减负荷管理后,仍无法覆盖电力缺口,水电蓄能仍然呈现快速下滑趋势。为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迎峰度冬电力保供会议精神以及省政府领导批示意见,经省能源局同意,决定对省内电解铝企业实施第三轮停槽减负荷。预计三次限电降负荷共影响产能逾90万吨。
险资机构如何看待2023年资本市场,又将怎样配置资产?近期,太平资产、昆仑健康保险、爱心人寿等多家险资机构对2023年的权益市场走势颇为乐观。多家机构称将适时提升权益仓位;而对固收市场的配置策略则较为多元,依据市场走势灵活配置利率债、信用债等是主基调。